新闻中心

“你是做什么的?”

“你会感到害怕吗?”

“你的工资是不是很高?”

每每和人提起自己的职业,95后入殓师于佳琦都要把上面的问题回答一遍。

24岁的于佳琦来自新疆乌鲁木齐,于16年考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,毕业后她顺利入职宁波福寿园礼仪服务公司,成为一名入殓师。然而在她报考这个专业时,家人的不解和周围人的闲言碎语时时充斥在她耳畔,他们不懂为什么一个小姑娘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却要选择为另外一个人合上生命的盒子。

做出这个选择,其实是出于于佳琦对于自己性格的考量。

“因为当时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,所以就想去做一个可以不用经常和活人打交道的工作。”

“我们的工作内容,不止大家比较了解的例如更衣、化妆、沐浴然后守灵治丧这些方面,其实还会有很多其他方面。”于佳琦向记者一一介绍道,“学校一共开设有四个专业:礼仪服务、火化专业、防腐整容专业和陵园设计。我学的是陵园设计,但其实各个专业里面基础要学的东西是会有交叉的,毕竟工作中肯定会全要用上。”

一次常规的整容大约需要30分钟。在遗体洗浴间里,于佳琦和她的搭档身穿专业防护服,燃上熏香,放上逝者生前喜欢的音乐,向遗体郑重地鞠完一躬后,她们开始为这些逝者的遗体做最后的清理工作。

清洗,为他们洁面,敷面膜,修眉,男性还要给剃须,然后梳理头发,修剪指甲,给遗体做一个全身的spa,换衣,穿戴整齐后,最后用彩笔进行面部化妆。

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,比如车祸、身体腐坏严重等,处理起来可能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。

时间最长的一次,据她们回忆,从晚上6点到凌晨2点,几个人只在吃夜宵的时候短短休息过片刻,整整八个小时来修复一具因为交通事故而导致头骨碎裂的遗体。

她们要对照家属提供的照片,把所有碎掉的骨头挑出来,将她们一块块拼合在一起,找不到碎片就用泥捏出一个相似的形状,依据骨头连接的不同角度,用铁丝拉或是用钩子钩,总算搭出一个框架后,往里填充棉花,再往上一层层涂上接近肤色的膏体,尽力还原出遗体原本的样貌。

让每一位逝者干干净净。体面地离开是每一位入殓师的追求。

“谢谢!谢谢!”这是亲属在看到自己亲人最后一面时对于佳琦说得最多的话,有时候哭得狠了,他们只能用下跪来表达对她的感谢。

入职的三年里,她见证过太多无助恐怖的死亡,也见证过太多囿于痛苦之中,久久出不来的家属,从他们的身上,她比常人更能体会到活着的可贵。

“活在当下,珍惜眼前。”这是于佳琦最常说的一句话。下班后的她尽情享受着生活的美好,美食、游戏、运动……

“工作是工作,生活是生活。”于佳琦说。

她明白身处的行业难免招致偏见。

“我妈当时就很难受,说你可不可以转专业,女儿,转到外语学院去!”

“有一个阿姨还拉着另外一个人说,哇你听说没有,他们家女儿选了一个怎么样的专业,搞死人的。”

“这个行业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很特殊,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服务行业。就像是婚丧嫁娶,你可以有婚庆公司,为什么不能有白事公司的存在呢,可能唯一的差别就是我们服务的是一位已经去世的人。”

关于收入问题,于佳琦表示这份行业的薪资其实就是一个城市的平均水平,“大家觉得这个行业特殊,所以收入自然很高,其实不是这样的。”她笑着说。

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,似乎一直只会迎新,而不擅长送别。入殓师,作为生命最后的守护者,他们努力还原逝者生前的模样——对逝者来说,是让他有尊严地离去;而对生者来说,这一面,是逝者留在他们心中最后的样子,是他们怀揣其希望,努力放下的开始。

编辑:沈莉萍

WordPress Image Lightbox Plugin